03:39

乌兰牧骑美丽的传奇

写在习近平总书记给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回信四周年来临之际

作者:吕东红

我是在年年底创作完成《乌兰牧骑美丽的传奇》这首歌的。

年11月21日,对于所有的乌兰牧骑队员来说是一个幸福而又难忘的日子。因为在这一天,内蒙古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队员收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这封回信是在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建设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件大事。当时,文化馆组织了全体工作人员观看了有关新闻和专题报道。

作为一名老乌兰牧骑队员,我特别激动、特别感动,那种自高无上的荣誉感和自豪感是发自内心的。于是,我提笔写出了这首歌。

蓝天深邃草原茫茫,

牧场深处动情歌唱,

马蹄嘚嘚路途遥遥,

星月伴我舞姿飞扬。

似水流年芳华绽放,

风沙雪雨伴我成长……

歌词写出来后,吕学东老师谱了曲,著名歌唱家齐峰老师演唱了这首歌,还把这首歌曲收入了他的专辑。

但我总觉得用笔根本就写不出乌兰牧骑队员扎根基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那种高尚的精神境界。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总结的那样:“60年来,一代代乌兰牧骑队员迎风雪、冒寒暑,以天为幕布,以地为舞台,为广大农牧民送去了欢乐和文明,传递了党的声音和关怀”。

那些天,我一直沉浸在对过去芳华岁月的怀恋中,回想着在乌兰牧骑工作的点点滴滴。

我是年6月28日那天考入赛罕区也就是当时的呼和浩特市郊区乌兰牧骑的。刚入队的时候,我还不到15岁,是个什么都不懂的毛孩子。是乌兰牧骑这个红色熔炉培养造就了我,让我从一个文艺白丁成长为一名一专多能,不论是器乐、打击乐、戏剧、舞蹈、曲艺,还是主持节目、编剧作曲都能得心应手的乌兰牧骑队员。

上世纪七十年代,下乡演出特别艰苦,乌兰牧骑去农村牧区演出,最开始是坐毛驴车、马车,然后发展到四轮车、拖拉机、大卡车。下基层演出的时候我骑过毛驴儿、骑过马、还骑过骆驼。

我们的舞台有时候在农家的炕头上;有时候在蒙古包里;还有的时候在草原上、在农田阡陌间。

在草地的两边栽两根木杆子,把一块幕布四面固定在木杆子上,旁边插上乌兰牧骑队旗,就是我们的演出点。有的边远地区没有通电,就将棉球浇上煤油或者柴油点燃,挂到空中的铁丝上照明,有时候一场演出下来,队员们的鼻孔都被熏黑了。

当时的工作条件非常差,下乡或者去牧区演出的时候,路都很不好走,有时候得走一天。我记得去四子王旗共济堂演出,大卡车就走了一整天。卡车上装着乐器和道具,还有三十多个人的行李。行李跺得超出汽车马槽老高,队员们坐在行李上面,感觉要就和蓝天白云相接了。

一开头大家情绪都特别高涨,一路上各种搞笑的唱段和小品不断。可那是七月中旬,内蒙古最热的季节。到中午的时候,大太阳晒得人热的受不了,我们又怕耽误晚上的演出,就一直没有停车吃饭。大家又饿又热,傍晚时,终于赶到演出地点,每人吃了一碗饸烙面就开始装台、化妆、准备服装道具。当音乐响起的时候,望着舞台下快乐的观众,我们的心也是甜丝丝的。

冬天下乡演出是最艰苦的,严寒中冻得队员们弹琴的时候手指头都是僵的。有时候遇到下雪天,观众不散我们的演出就不会停止。有的演员为了演出效果,零下二十多摄氏度还穿着单衣上舞台,有好多老队员都因此得了关节炎。

有一次去挑花公社后毛道村演出,下雨天过后,乌兰牧骑又要启程去别的地方,可路是胶泥的,车装的多了根本出不去。来接大家的马车拉着行李和道具,队员们就光着脚提着乐器在泥水里走,石头和玻璃渣扎得我们脚上都是伤口。

还有好多次在演出路上车坏了。有一次去凉城演出,汽车轱辘掉了,差点翻了车。队长赶紧去当地找马车来拉乐器和道具,队员们就徒步跟着马车走。当时那个急呀,想到演出现场好多边远地区的农牧民骑着马赶去要看演出,我们都心急如火,如果耽误了演出那可就是大事故。

有很多时候演出完半夜归来,无论是在马车上、还是在拖拉机上、卡车上,完成了演出任务的队员们情绪高涨,一路上歌声不断,笑闹声不断。那种单纯的、无忧无虑的快乐一直与我们同在。

在武川县乡下演出的时候,我住过那种小茅屋,墙壁都是黑色的茅草,角落里有好多跳蚤,咬得我们浑身都是大包。但大多时候队员们是和农牧民住在一起的,他们都很淳朴,对乌兰牧骑队员特别好。有的人家拿出自己家还舍不得吃的吃食招待我们,给我们烙油饼炒鸡蛋。在当时,那可是农村最高规格的待遇。那时候没有冰箱,农村夏天根本就见不到肉。

在呼和浩特市近郊演出,很多村子里都有戏台,台下黑压压坐满观众,演到精彩处掌声和欢呼声不断。住在农家,房东总是热情地关照队员们。

有个叫朝忽闹的村子,老九叔一家对我像亲人一样。每当来这个村演出,他们家人就早早的等着来拿我的行李。我扮演小戏《接婆婆》里的龙龙,受到村民们的热烈圈粉。演出完第二天早晨,我在老九叔家睡醒后,发现家里站满了婶子大娘们,大家都想看看扮演小孩子那个活灵活现的演员到底是不是三十多岁的人;还有后毛道村的连枝婶子,每次我派饭到她家,她都不嫌麻烦的给我烩菜煮素糕,或者做莜面吃,那都是我最爱吃的饭。那种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感觉,让我们心里暖融融的。在榆林镇的一个村子里演出,我住在一位五保户大娘家里。大娘对我嘘寒问暖,晚上演出回来锅里给我熬好了热乎乎的小米粥。演出结束离开,我和大娘执手相看泪眼,我悄悄拿出钱和粮票塞进大娘手里。

年,呼和浩特市土托郊(土默特左旗、托克托县、呼市郊区)乌兰牧骑巡回交流演出,在托县的一个小村子里,吃的是生了芽的麦子面。馒头黏的粘牙,没有菜,煮了一大锅土豆伴着辣椒面儿吃。托县的辣椒确实是名不虚传的好吃,大家都吃的津津有味。因为托县遭受了洪涝灾害,我们和农民一起下地抢收麦子,双脚踏在泥水里,手上被磨的都是血泡,白天劳动完,晚上继续演出。

年冬天,队里新编排了一个小歌剧,叫《园丁之歌》。我们就开始在呼和浩特郊区所有边远地区的中小学慰问演出。在去小井沟的路上下起大雪,卡车行驶在山路上的时候突然灭火了,一直顺着山坡往下滑,情况特别危险。队员们赶紧跳车,大家搬着路边的石头卡住了汽车轱辘。幸亏没掉下去,那可是好几百米的深渊。这样的事情发生过不止一次两次,队员们好像从来都不知道害怕,过后就忘记了。

乌兰牧骑自编自演了很多的快板、对唱,还有小歌剧等作品,都是宣传正能量,歌颂好人好事、英雄模范的,也有号召大家奋发精神,和自然灾害作斗争的节目。乌兰牧骑下乡演出都是根据形势,及时编排新的节目,让党的政策家喻户晓,把党的关怀送到基层群众的心里。

乌兰牧骑的演出收到的社会效益还是非常不错的。我们在黄合少镇老丈窑子村演出现代小戏《接婆婆》,这个戏是歌颂百善孝为先的。后来听说村里有个不孝顺的媳妇看完戏以后就转变了。她怕自己对婆婆不好,会让儿女有样学样,将来也做不孝子。

那个时候,农牧民基本没有什么文化生活,尤其连电视都没有的年代。乌兰牧骑去了那里,村子里就像过大年一样热闹,外地的亲戚都拖儿带女、呼朋唤友的来看演出。

年,在锡林浩特演出的时候,有个牧民杀了羊、买了酒让我们去他家的蒙古包吃饭。他还跟着乌兰牧骑看演出,我们走到哪里他跟到哪里,从东乌旗到西乌旗,后来还去了乌拉盖,他说看乌兰牧骑的演出看多少遍都看不够。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回信中指出的“人民需要艺术,艺术也需要人民”,尤其是边远地区的农牧民更是渴望把艺术送到他们身边,去满足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在乌兰牧骑近三十年的工作历程中,我和我的乌兰牧骑走遍了内蒙古的山山水水。在辽阔的草原上,在田园地头、在边远的哨卡、在矿山、在学校,到处都留下了我们的歌舞和乐声。一代又一代的乌兰牧骑队员把青春献给了农牧民、献给了内蒙古这片热土。

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关怀下,年1月23日,内蒙古政府为自治区的75支乌兰牧骑配发了下乡惠民演出大巴车,文化部还给基层文化单位配备了演出专用车,让我们的乌兰牧骑和文化馆都鸟枪换炮了。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无论岁月如何更迭,乌兰牧骑的精神将会永远流传,成为永远不变的美丽传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20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