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张常喜和他的苏尼特右旗“1+1”志愿服务队的队员们乘车40多分钟,赶到20多公里外的桑宝拉格苏木,探望老朋友图雅。图雅和两个儿子都患有智力疾病。多年前,她的丈夫也因一次交通事故,身患残疾。年,张常喜了解到图雅一家的遭遇后,几乎每个月都会来看望这不幸的一家人。从干牧家活儿到洗衣做饭这样的家务、再到经济上的帮助,张常喜一帮就是4年多。时间长了,张常喜和图雅一家人培养出了深厚的感情。张常喜和队员们每次去做公益,图雅和家人总是早早地熬好奶茶,热情地把他们请进屋,把家里几乎所有好吃的都拿出来招待他们。受志愿者们的感染,图雅的两个儿子也学会了帮助别人,得到了周围牧民们的赞扬。张常喜出生在农村,从小家里就很贫困。在他很小的时候,不管是在学校,还是在家里,经常能听到雷锋的故事。从那时起,“向雷锋学习”便成为了张常喜一生要坚守的准则。在张常喜经营的理发店,80岁以上老人和环卫工人常年免费理发,这家理发店也成了当地老年人和环卫工人经常光顾的地方。苏尼特右旗赛汉塔拉镇居民岳淑清说:“我是慕名前来的,听说有这么一帮孩子们在做好事,想来看看他们。如果可以的话我也想加入他们,希望这支队伍越来越壮大。”为了让更多的人加入到志愿者队伍,年,张常喜发起成立了“1+1”志愿服务队。他告诉记者,之所以叫“1+1”志愿服务队,就是想通过“一个人+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家庭”“一个单位+一个单位”“一件善事+一件善事”汇集越来越多的正能量,让更多的人加入到为人民服务的队伍中来,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在张常喜的影响下,他身边的亲朋好友、接受过他帮助的人们也开始加入志愿队伍。张军就是其中一位,他说:“做公益永无止境。今后,我要向张常喜学习,努力为需要的人提供帮助,让正能量更好地传递下去。”如今,张常喜的志愿服务队已经从最初的十几个人发展到了人。在草原上、在农田里、在学校、在社区,在很多需要帮助的困难家庭里,经常可以看到他们的身影。多年来,张常喜先后荣获自治区敬老孝星、锡林郭勒盟道德模范、苏尼特右旗道德模范、全区岗位学雷锋标兵等多项荣誉。“只有参与的人多了,能够帮助的人也就多了;我们做的事情多了,受益的人也就多了。希望更多的人加入我们的爱心团队,发挥出‘1+1’2的效应,共同回报和服务社会。”张常喜说。风雨兼程在路上,再苦再累不言悔。张常喜的公益事业在继续,倾情服务社会的举动使张常喜成为弘扬雷锋精神、践行新时代文明队伍中闪亮的一员。(记者巴依斯古楞通讯员邢美玲)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6742.html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67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