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国务院公布了《联防联控机制公布进一步优化疫情防控的二十条措施》,该文件被视为疫情防控放开的序曲,之后各地开始频频出台新的防疫措施,期间虽然有过波动但整体上来说放松了很多。12月7日,新十条出台后算是正式进入了“放开”模式。

当然,我们的“放开”与西方国家的放开略有不同,虽然网上觉得是突然就放开了,实际上相比于其他国家咱们的步子不算迈得大的。不过,相比于之前的严防死守有了非常明显的变化,这可能就是部分民众一下子感到难以适应的原因。

为何会有这样的转变呢?我想主要和以下几个因素有关。

一、财政压力逐步增大,经济很难长期支撑下去

先来看一组财政收支数据。

年1-4月全国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4万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8.09万亿元,花的比赚的多亿元;年1-10月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为17.4万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为20.6万亿元,财政缺口扩大至.29万亿元。

半年时间财政缺口变大了2.6万亿元,虽然可以通过发行更多的国债弥补,但债务最终是要还的,疫情导致财政收入减少、支出增加,无法长期保持这种态势,真到了严重入不敷出的时候各项公共服务都会被击穿。

与此同时,社融、社销等各项经济数据持续走低,尤其是10月和11月,四季度原本是中国经济冲刺的时间段,但今年不仅没能冲刺反而拉了下来。

相信不少人的口袋已空,工作还没着落,面对每月如期而至的房贷、卡账举步维艰,这些朋友怕是没被疫情击垮却被经济打败了。

此外,欧美国家年大概率迈入衰退泥潭,对于以外向型经济为主导的中国而言不是一个好消息。做任何事情都要未雨绸缪,现在“放开”有利于明年的经济恢复。

二、奥密克戎毒性减弱、传染性增强,维持原有政策意义不大

今年以来全国多地爆发疫情,有些地区封控了长达半年之久却依然没能实现社会面清零。进入冬季后这种情况更加显著,奥密克戎的传播能力实在太强,基本上不可能防住,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后无法达到预期效果。

与此同时,病毒的毒性逐步减弱,以最近的广州疫情数据为例,超过16万的感染人群中重症和危重症人数不到10人,这样的危重率已经低于流感,再加上疫苗接种率的提升,没有必要严防死守。

说得直白点,对于99%的人来说就算感染奥密克戎也不会造成太大的伤害并且根本防不住、阻断不了传染源,还不如顺其自然逐步“放开”,将其当成普通流行病对待。

三、与世界接轨,顺应全球形势

亚太地区的疫情防控相比于欧美国家更加严厉,放开得更晚,美国、欧洲早在去年下半年就逐步放开,有的国家直接宣布与新冠共存,而亚太地区的国家和地区并没有盲目跟风。

以日本为例,该国是奥密克戎毒株出现后第一批宣布暂时关闭国境的国家,中国香港地区的防控措施也较为严厉。

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亚太国家逐渐改变了政策,印度是最早放开的国家,全国经历了DELTA的肆虐,越南在去年四季度逐步放松管控,日本于今年月做出重大改变,咱们的香港地区在4月取消了多项管控措施。

全世界实施严格管控的国家几乎已经不存在了,中国无法独善其身,光我们自己坚持是无法改变结局的,顺应全球形势是大势所趋。

国家已经保护了我们三年,让大家没有面对原始病毒和DELTA变种这两类毒性更大的毒株侵扰,同时,这三年里让其他国家先做“小白鼠”,看到了放开后并没有出现因感染奥密克戎而出现大量人群重症和死亡的情况,到了改变应对策略的时候。

长痛不如短痛,从其他已经放开国家的经验来看刚开始确实会遇到一些麻烦,但第一波高峰期过后各国经济均出现了明显反弹,并且之后的几波感染潮明显弱于放开后的第一波,在这些国家奥密克戎已经基本和季节性流感相似,且重症率与死亡率比流感还要低,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家转变了防疫策略,其实也不能说突然。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欢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79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