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他们的讲述感动了近千人!快来看看这些动人的故事……

昨日,由兴安盟委宣传部、盟精神文明办、盟文化旅游体育局主办的以“讲好红色故事、弘扬革命精神、建设红色兴安”为主题的兴安盟首届红色故事讲解员大赛决赛在乌兰牧骑宫成功举办,标志着我盟首届红色故事讲解员大赛圆满落幕。

经过一个多月的精心筹备和紧张培训,通过层层选拔,10名优秀讲解员脱颖而出进入本次决赛,为现场观众带来了10个感人肺腑的红色故事。

一起来看

这是发生在科右中旗高力板镇的一段历史故事。   现在高力板镇有一条大街,曾被旗政府命名为“额尔敦础鲁大街”,额尔敦础鲁就是我这个故事的主人公。额尔敦础鲁是蒙古语,汉语意为“宝石”。   在科右中旗解放初期的年9月10日,正值农历八月十五,高力板镇街上已经有几分节日的气氛,可是没想到,上午10时许,街上突然传来枪声,来自满天红、北来胜、小喇嘛等的近千名土匪合绺一处,前来攻打当时叫西科中旗(今科右中旗)的旗政府所在地高力板镇,叫嚣要“赶走八路军,消灭旗政府”。妄图一举消灭旗工委和旗政府,占据高力板镇,迎接国民党中央军到西科中旗。刹那间,高力板镇大街上枪声大作,子弹横飞,情况十分危急。枪声就是命令!驻守在高力板镇的内蒙古骑兵一师二团二连、三连迅速投入了战斗。额尔敦础鲁同志当时是三连机枪排排长,他带领机枪排迅速投入战斗,阻击敌人。   额尔敦础鲁是一名战斗经验十分丰富的战士,年11月在突泉镇参加了内蒙古骑兵一师。成为一名人民战士。在歼灭“光复军”和剿匪的几次战斗中,他带领全班战士英勇杀敌,立功受奖并被提升为二团三连机枪排排长。   年6月,内蒙古人民自卫军,骑兵一师二团受命进驻科右中旗,剿匪反霸,维持社会治安,保卫工作队深入基层,开展群众运动。额尔敦础鲁积极投身反霸斗争和组织地方武装工作中。他爱憎分明,对百姓像亲人般温暖,热情帮助穷苦农牧民,有时还解囊相助;对敌人像秋风扫落叶一样无情,不怕牺牲,冲锋在前。   土匪们利用青纱帐作掩护,不断向高力板街区进攻,战斗异常激烈。额尔敦础鲁带领战友们,一手拎着机枪,一手提一箱子弹,冒着枪林弹雨,跑步来到旗政府大院门口,把机枪支在毫无掩蔽的街面上,对准满街冲来的敌人进行猛烈射击。   面对数倍于自己的敌人,额尔敦础鲁心中喷射着怒火,革命的胜利果实决不能允许敌人染指,他用肩膀顶着激烈抖动的机枪,一排排子弹射向敌人。敌人的进攻一次又一次地被打退,战斗持续到中午十二时许,有一股土匪悄悄地摸到了距旗政府大院一百米处的几间店铺。他们借着店铺的掩护向外射击,一颗罪恶的子弹打中了正在英勇射击中的额尔敦础鲁同志的腹部,他不顾伤痛和流出的鲜血,继续向敌人射击,鲜血染红了他的衣服和胸前的土地,时间在一分一秒地过去,如果不及时包扎,失血过多会危及他的生命,可是此时他已将生死置之度外,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就是阻击敌人,不能让敌人的阴谋得呈,他双目喷火,枪管被子弹烧红,子弹不断射向敌人,直到自己昏迷在战场上。   强大的火力阻击了土匪的进攻,使土匪死伤无数,最后土匪不敢恋战,仓皇逃出了高力板。战斗结束后,在战友们的呼唤声中,额尔敦础鲁逐渐苏醒过来,他艰难地问:“战斗进行得怎么样了,老百姓们没有受伤吧?”二团首长和同志们紧握着他的手告诉他:“敌人已经被打退了,我们胜利了。”英雄的脸上浮现出了欣慰的微笑。由于伤势过重,失血过多,他慢慢地闭上了双目,心脏停止了跳动,时年仅28岁。在这场战斗中,除了额尔敦础鲁外,还有额尔敦孟和、太平、天仓、吴巴图、百顺、乌恩布和等6人光荣牺牲,王嘎日迪等10多人负伤。   28岁是多么青春的一个年纪,他就这样离开了他热爱的家乡和亲人们。额尔敦础鲁烈士英勇战顽敌,誓死保卫新生红色政权,保卫人民的胜利果实。血洒大地,气贯长虹。额尔敦础鲁同志勇猛杀敌的英雄气概,为人民英勇献身的革命精神,激励了他的战友们前仆后继、勇敢战斗,更激励着我们珍惜今天的和平与幸福。

红色,代表的不只是一种颜色,它是鲜艳的五星红旗,它是共产党员胸前佩戴的党徽,它是小学生胸前飘扬的红领巾。红色,在每个人的心目中都有不同的定义。   红色在我心目中代表着一种精神,一种信念,一种执着。   我和母亲都是科右中旗乌兰牧骑的舞蹈演员,母亲已在乌兰牧骑工作了35个年头,是国家二级演员。在我和妹妹儿时的记忆中,母亲总是那么忙碌,一年有很长时间不在家,每逢节假日的时候,只有我们姐妹俩和父亲守着家,等待母亲的归来。“妈妈为什么总是出门儿?她又去哪儿了?”这样的问题我们姐妹俩经常追问父亲。父亲总是笑着说,“你妈下乡演出,为人民群众服务呢!”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明白了母亲所从事的职业是份很了不起的神圣职业。   我长大了,受母亲的影响,我也爱上了乌兰牧骑。年我考入乌兰牧骑,成为一名红色文艺轻骑兵,成为传承乌兰牧骑精神的后来人。从此,我的肩上也担负起了红色的使命,我经常缠着母亲给我讲他们那个年代的故事。   乌兰牧骑,蒙语原意“红色的嫩芽”,意为红色文化工作队,是活跃在草原农舍和蒙古包之间的文艺团队。乌兰牧骑还有一个别称,叫作玛奈乌兰牧骑,意为我们的孩子,当地群众更喜欢用我们的孩子来称呼演员们,显得更加亲切。三十年前,许多偏僻的地方看不到文艺演出,有一次乌兰牧骑队员到了一个只有七户人家的村落,她们想,“哪怕台下只有一个观众,也要为他们送去欢乐,这是我们的职责。”当时,下乡条件非常艰苦,晚上演出的时候,没有灯光照明,队员们就用破旧的麻袋片卷起来当火把;夏天演出的时候,草原上的小飞虫会爬进队员们的服装里,甚至会飞进歌唱演员的嘴里,但不管条件有多艰苦,队员们都会坚持从容地完成演出。演出结束后,队员们的服装已然被汗水浸透,脑门上都是晶莹剔透的汗珠,一位老大爷激动地握住我妈妈的手,布满褶皱的脸上闪烁着感动的泪花,他说:“孩子啊,感谢你们带来这些精彩的节目,一定累了吧!”我妈妈则开心地回答道:“大爷,我们一点都不累,作为一名红色文艺轻骑兵,你们的笑容就是我们最骄傲的事!”   每当妈妈讲起这些珍贵的回忆,都会对我说:“姑娘啊,当时妈妈听完老大爷的这番话后,就决定要为乌兰牧骑事业奋斗终身了!”   妈妈的脸上始终挂着骄傲的笑容,我不禁深受鼓舞,作为一名新时代的乌兰牧骑队员,学习老一辈的宝贵精神,全心全意服务于农牧民群众,并将它更好地传承下去,这是我们的光荣使命。扎根基层,服务群众,这便是我们追寻的乌兰牧骑精神!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给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队员们的回信中说:“60年来,一代代乌兰牧骑队员迎风雪、冒寒暑,长期在戈壁、草原上辗转跋涉,以天为幕布,以地为舞台,为广大农牧民送去了欢乐和文明,传递了党的声音和关怀。乌兰牧骑的长盛不衰表明,人民需要艺术,艺术也需要人民。”同时也在信中表达了对乌兰牧骑的期待:“大力弘扬乌兰牧骑的优良传统,扎根生活沃土,服务牧民群众,推动文艺创新,努力创作更多接地气、传得开、留得下的优秀作品,永远做草原上的‘红色文艺轻骑兵’。”

收到这封回信后,所有乌兰牧骑的队员们都沸腾了,激动的心情难以言表,这对我们来说无疑是一种巨大的精神鼓励。   习近平总书记说:“共和国是红色的,不能淡化这个颜色。”

我胸腔内跳动的心脏是红色的,我身体里流淌的血液是红色。草原儿女心向党,民族团结一家亲,作为一名红色文艺轻骑兵,为人民群众传递党的红色精神便是我奋斗一生的目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讲好新时代的红色故事,就是要重温伟大的历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在中华民族解放的历史长河中,有这样一位共产党员:他是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战士,他是党和国家优秀的领导人,他是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卓越的民族工作领导人,他是屹立在茫茫大草原上的丰碑——乌兰夫!   这张照片上的老人就是乌兰夫同志,年庆祝内蒙古自治区成立40周年时留下的珍贵瞬间。当时以乌兰夫为团长、习仲勋为副团长的中央代表团参加了庆祝活动。面带着慈祥的微笑、目光中透着无限自豪和眷恋的乌兰夫同志,深情地凝视着他奋斗过的内蒙古大草原和他挚爱的内蒙古各族人民!“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乌兰夫同志少小离乡参加革命,此时回到阔别多年的故土,家乡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唯一清晰可辨的是那三次被焚烧,已然焦土瓦砾的家中老屋,那是抹不去的历史见证!   他来到父母坟前,默默地驻足了很久很久……思绪回到了当年从鄂尔多斯赴延安之前,那时,父亲好想和儿子见上一面,可是老人家在黄河边苦苦等了他好几天,凝望着滔滔的黄河水,老人的心也在翻腾着!他仿佛看到为民族解放事业而奔走不息的儿子。他想念他,更惦记着他。他多想拉着儿子的手啊……然而因情况紧急,为了民族解放,为了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父子终究未能相见!八年抗战胜利后,儿子就要回来了,可是老父亲却因病永远的离开了!自古忠孝两难全,我想这应该是乌兰夫同志心中永远的痛,但也正是这种舍小家为大家的家国情怀,让我们对乌兰夫同志更加肃然起敬!   悠悠远恩,赤情难忘。年10月,他带着救国救民的理想离开了家乡土默川。两年后,他又搭乘开往海参崴海的轮船去俄国寻求十月革命的真谛。临行前,他心潮澎湃,思绪万千,写下了充满豪情壮志的诗句:   ……   远渡寻真理,归来报国家。   愿洒长弘血,赤遍我中华。   从此,他踏上了寻求真理的道路,听从党的召唤,根植群众,播撒红色火种,团结人民抗日,投身民族工作,建设模范自治区……   40年后重返大草原,站在内蒙古自治区成立40周年的舞台上,站在乡亲们中间,他无限欣慰,感慨万千!临别时,他高声向乡亲们告别:“再见,乡亲们,自治区成立50周年的时候,我一定再来看望乡亲们!”然而,洪音耳畔绕,未见故人来!年12月8日,乌兰夫同志走完了他波澜壮阔的一生!   今天,乌兰夫同志仍然活在我们心中!他是民族解放战争中的英雄;他是民族团结工作的先驱者;他是为人民服务的一面旗帜;他是草原上一座屹立不倒的丰碑!   新时代的号角已经吹响,强国的巨轮已扬帆起航!让我们继续学习和传承乌兰夫同志的革命精神,在十九大精神的指引下,立足本职工作,用好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在我爱人的床头,时常放着这样一本书——《岁月饶人》。都说岁月不饶人,但是这里的人和事儿却永葆革命青春,永远不会老去。   我的孩子会好奇地问:“为什么爸爸总喜欢看这本书呢?”我拿起书,翻开书后黑白色的图片,指着一位眼神坚定的战士,对我的宝贝说:这就是你爸爸的爷爷,也就是你的太爷爷。他的原名叫额尔敦宝力高,汉名白永春,参军后首长为其取名字为斯勤。这本书里,记载着他的戎马一生。   年4月3日,内蒙古自治运动统一会议在承德召开,即著名的“四三会议”。这次会议上,明确了中国共产党在内蒙古自治运动中的领导地位,也正是这次会议,改变了整个内蒙古的命运,也改写了斯勤老人的一生。   斯勤老人是一名内蒙古骑兵,隶属骑兵独立团,参加过剿匪斗争和解放战争,年还参加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周年的阅兵庆典活动。   对于人民子弟兵,我们满怀崇敬之情:   大漠列阵,黄沙百战穿金甲;   塞上点兵,大风起兮云飞扬。   内蒙古的骑兵,从大草原的深处走来。   铿锵有力的脚步,踏碎所有侵略者的铁蹄。   挺拔耸立的身躯,阻挡了无数敌寇进攻的炮火。   卫国的呐喊,是黄河奔腾不息的咆哮。   杀敌的怒吼,是长江汹涌不屈的波涛。   中国人民的军队,永恒屹立的长城!   时隔70多年的历史,我们沐浴着温暖和平的阳光,战场上那惨烈的画面,我已不知如何对我的孩子说起,但是书中斯勤老爷爷的回忆录让我印象深刻,我一定要一字一句的念给我的孩子听,他写道:战场上这来之不易的胜利使我回想起当年离家去军校的情形。儿子尚在襁褓之中,夫人苦苦相劝;“当兵打仗命悬一线,家中老幼何时能再见你一面?”我好无奈啊,我当时心中所想的,也只是去寻找一条能够改变现状的出路,使我的妻儿不再受苦。后来,是在党领导的部队这所大学校里,我才真正认识到,消灭反动派,解放全人类,才是我一生的信仰和追求。   老人写道:辽沈战役结束后,我荣立三等功一次。年被授衔上尉,年晋升大尉。年我以正团职转入军干所,至今已有21年了。在这二十几年的时间里,我们的国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现在我已经82岁了,在我安享晚年的同时,不忘用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影响子女,继续为构建和谐社会发挥余热。——斯勤年3月记于乌兰浩特市   书后的图片里,有老人的一生简介,寥寥数笔,短短十数行,回首已是百年。   我的孩子听了太爷爷的故事,激动万分,就好像小小的自己,已然跨上高头骏马,奔向辽阔壮美的草原。如今我已是而立之年,对于内蒙古民族解放、区域自治有了更深一层次的理解。来到民族解放纪念馆前,仰头望去,静气凝神,当年的英雄们已到了耄耋之年,他们走过的铿锵岁月尽是荆棘,留给我们的却是一片和平繁荣。故事讲到这就结束了,我轻轻的合上书,我的孩子,瞪大眼睛,扑簌簌地望着我,他可知道,他身上流淌的血液,正是一个革命老兵红色生命的延续。   如果可以,我唯愿站在这方寸之间,与您隔空对话,您经蒙昧世,我处智慧世;您行之暗淡时节,我来之光明时节;您路过绝念之穷冬,我安享多丽之阳春,您辈虽黄泉永坠,我辈正青云直上!

在祖国北疆阿尔山,有一个边防哨所——三角山哨所,守卫着中蒙边境,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年1月,哨所里年轻的连长李相恩与爱人郭凤荣喜结连理。面对军人以保卫祖国为天职、聚少离多的现实,妻子从未抱怨,更是许下了“你为祖国戍守边关,我为你照顾好家”的一生承诺。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在一次突发事件中,妻子再也没能等到爱人的归来。   那是年5月30日黄昏,李相恩像往常一样带领战士骑马巡边,到达哈拉哈河边。正值五月桃花汛时,哈拉哈河河水湍急,山洪迅猛。为确保渡河安全,李相恩每次都在最前面。谁知,刚走到河中心,山洪突发,滚滚巨浪瞬间向李相恩和战士白乙拉打来,白乙拉被拍倒在山洪中。危急关头,李相恩回身紧紧抓住白乙拉。李相恩知道,白乙拉是草原上长大的孩子,不会游泳。他在急流的沉浮中用力把白乙拉一次次托举出水面,最后用尽全身力气将白乙拉推上一个河中孤岛。白乙拉获救,李相恩却不幸被急流卷走。“连长、连长……”白乙拉撕心裂肺地呼喊着,痛哭着。   官兵们找到白乙拉时已是深夜。望着川流不息的河水,焦急的战士们喊破了嗓子,哭红了双眼,沿着河道一直向下游寻找。“连长,连长!”声声呼唤响彻夜空,在崇山峻岭中久久回荡。   噩耗传来,妻子郭凤荣怀抱着刚刚两岁的孩子急匆匆地赶来,在河边整整伫立了3天3夜,声泪俱下,“相恩,你可不能食言,丢下咱娘俩儿不管,你一定要回来啊!”“相恩,孩子才刚刚两岁,他不能没有爸爸呀!”她一直呼唤着李相恩的名字,谁也劝不走,最终昏倒在河边。   一天天,一夜夜,郭凤荣守望在哨所旁,望眼欲穿地等待李相恩归来,足足等了两个多月;部队动用了很多人力物力,蒙古国军方也参与到寻找的过程中,但是仍然没有找到李相恩的遗体。后来因为孩子生病发高烧,郭凤荣不得不离开哨所回家。她背着年幼的孩子,蹒跚着离去,一步一回望,步步带相思。那一年,李相恩刚刚29岁。   第二年春天,郭凤荣再一次登上哨所,在哨所的最高处,一捧土、一行泪,栽下了这棵相思树。望着树,她默念道:“相恩,看到了这棵树,就如同看到了我,听到了我的呼唤。我一生一世等着你,下辈子还做你的妻……”   哨所的战士来了一批,走了一批,而“相思树”日复一日地守望,寄托着军属对戍边战士的思念。此后的每一年,郭凤荣都到哨所,看看战士,看看那棵树,再来到哈拉哈河边,走走丈夫巡逻的路,说说压在心里的话。   面对一个人带孩子的艰难,郭凤荣拒绝了所有援助,即使在儿子想当兵体验不合格时也没请求组织照顾。年夏天,积劳成疾的郭凤荣胆管癌扩散、“肝癌”晚期,在生命的最后,她向部队领导提出了一个请求,“请把我的骨灰撒进哈拉哈河,我想陪着他,共同守卫祖国北疆。”   这个凄婉而悲壮的故事,感动了年春节前夕专程来阿尔山视察,看望边防连官兵的习近平总书记。那天,习近平总书记动情地对战士们说:“今天,我和你们一起执勤站岗。”   一棵相思树,永远家国情。相思树的故事诉说着军人履行使命、戍守边疆、守望相助的爱国情怀,见证着军属的无私奉献和对爱执着的坚守。激励我们,传承“北疆卫士”精神,立足岗位,积极进取,为“传承红色基因,引领绿色发展”添砖加瓦,贡献力量!

这个故事是40年前,我的老师在居力很扎拉嘎遇见当时80多岁的老杨头,他对我老师讲了他卖毛柴的亲身经历,我老师把这个故事整理记录下来。故事要从年说起。2月14日,老杨头在王爷庙火车站见到了他平生见过的最大的干部——乌兰夫。   “那是上午10点多钟吧,”老杨头说,只见一列火车进站了,火车门打开,一个穿着一身八路军服、戴着棉帽子、身材高大、浑身透着英气的中年男人走下了火车,站台上响起十二响礼炮,两边排列的骑兵,齐刷刷地抽出马刀举在手中,齐声高呼敬礼。真带劲儿,老杨头暗暗点头,不知怎么的,老杨头鼻子一酸,眼泪差点没掉下来,他觉着老百姓的领路人就应该是这个模样。   老杨头见到了大干部乌兰夫,满足了自己的心愿。却又来了心病。这老杨头是居力很的老庄户人,一年里除了忙农活儿,没别的本事,闲时就搂几车引火用的毛柴,拉到王爷庙柴禾社换点零钱补贴家用。伪满洲国的时候,小鬼子统治王爷庙,他往柴禾社送柴火,要绕背街躲着走,要是走正街,会让鬼子兵抢去,会被那个伪政府征用。一个钱儿不给还不说,有时候闹不好还得挨一顿臭骂,或者被大头靴踹几脚。没处说理去。想起这些往事,老杨头心里就堵得慌。现在共产党来了,他们那个大干部看上去挺和蔼的,就是不知道做事咋样,说是自己的政府,可到底是个啥样的政府呢?老杨头心里没底。   年5月2日,听说内蒙古自治政府在王爷庙成立了,乌兰夫当了主席。老杨头想,机会来了,我看看这个新政府抢柴火不,于是他搂了满满一牛车的毛柴,来到王爷庙街,直接赶着牛车去了政府大门口。门口的警卫战士拦住了他,告诉老杨头卖毛柴到东边的柴禾社。老杨头说:我不卖毛柴,我是来给政府送毛柴的。警卫战士说,不行,大爷,我们有纪律,不拿群众一针一线。这俩人一个非要送,一个不让送。他们的吵吵声,被乌兰夫同志听到了,乌兰夫同志走过来,对老杨头说:“老乡哦,别生气嘛!我们确实有纪律。我们是老百姓选出来的政府,是为老百姓服务的。我们是共产党的干部,有铁的纪律。今天我们收了你的毛柴,明天就会收你们的钱财。这样的政府和旧政府有什么两样儿?这样的干部和那些地痞恶霸有什么不同呢?”   老杨头听乌兰夫这么说,就笑了,他说:“你们真不收?”“真不收。”乌兰夫认真地说。老杨头竖起了大拇指:“你真是我们老百姓的达拉嘎!我老杨头半辈子受气,这下真翻身了。有你这样的好干部,这共产党一定能为我们老百姓当家做主了!”说着,老杨头紧紧地握住乌兰夫同志的手,激动地说:“达拉嘎,这车毛柴你一定要收下,我为咱们的政府也做不了啥,一车毛柴就算我为咱们共产党、为咱们的政府尽一份心意。”乌兰夫同志深情地说:“老乡,毛柴我收下,礼轻情意重呀!”说着,将一张钞票塞到老杨头手中,老杨头一看手中的票子,十元钱啊,他一下子懵了,他的一车毛柴也就值个几毛钱,十元钱是他一个冬天卖毛柴也赚不到的钱啊!   乌兰夫同志看懂了老杨头的心思,说:“老乡,这点钱不多,买点东西回家,就算我乌兰夫托你给你的家人带个好吧!”   老杨头听到这句话,眼泪扑簌簌淌下来,怎么也止不住。   80岁高龄的老杨头,和我老师讲起这件事,依然掉着眼泪说:“当年乌兰夫收我一车毛柴,我见了谁和谁讲,人家是那么大的官啊,那是真体贴咱老百姓。共产党好啊,有这样的好干部!”   这正是:抢毛柴,送毛柴,说毛柴,一车毛柴暖心怀。   当年乌兰夫收下了一车毛柴,也收下了百姓的真诚拥护和信任,留下了清气满乾坤的高尚人格,“我们是老百姓选出来的政府,是为老百姓服务的。我们是共产党的干部,有铁的纪律。”直到今天,乌兰夫当年对老杨头说的这句掷地有声的话,依然震撼着我们,依然是我们党执政为民的标杆!

年,是青春热血燃烧的一年。这一年,思想的旗帜飞扬。从延安,从内蒙古的西部各地,蒙古族热血青年来到晋察冀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张家口,投身于民族区域自治的革命洪流。   这一年,洪荒般的革命大潮让无数学子激情满怀、毫无所惧地追求梦想,憧憬未来、投向革命前沿。他们在硝烟弥漫的荒野上全心歌唱人类新的主义,舞蹈明艳与奔放的色彩,热盼新中国的来临。   年4月1日,在乌兰夫同志的倡导和批准下,内蒙古文工团在张家口成立,名曰云泽文工团。团长叫周戈,是乌兰夫从革命圣地延安请来的老文艺工作者,团员近30人。同时,在内蒙古赤峰成立了一个内蒙古文艺宣传队,队长是布赫同志,团员近20人。两个文艺团队的成立为党的群众工作插上了翅膀。文工团配合民族区域自治和减租减息,编排了歌剧《血案》,还演出了《白毛女》,尤其歌剧《血案》是根据呼和浩特国民党反动派屠杀蒙古族青年的真实事件改编的。演出影响很大,群众喜欢看。   这两支在战火中创立的红色文艺宣传队,就是内蒙古乌兰牧骑的先驱——内蒙古文工团。他们的节目深深地打动着老百姓,文工团每到一地,都倍受欢迎,老百姓自愿帮着搭建舞台,演出总是被群众围得水泄不通,演到胜利时群众高兴的鼓掌,演到悲伤时台上和台下一起流泪,常常是一起高呼打倒国民党反动派,解放全中国。所以演出效果总是相当好,广大农牧民从演出中再次感受到要想翻身解放,必须紧跟共产党走;要想当家作主,就要支援全国解放战争。   据当年老队员莫尔吉胡回忆:一次他们在察哈尔一个地方演蒙文歌剧《血案》时,观众哭声一片,结束了还不愿走。这时观众席中突然站起来一个大个子军人,他跳上舞台慷慨激昂地说:什么是民族革命?什么是民族解放?观众面面相觑,一下子都没回过神来。他又继续讲,我们刚才看的演出就是民族革命,就是民族解放。他接着讲了很多,包括共产党的民族政策,包括为什么要民族革命。最后号召广大群众投身到革命洪流中去,当家做主,保卫家乡。

后来大家知道这个人就是乌兰夫同志。   年初春,张家口的内蒙古文工团和赤峰的文艺宣传队,分别向王爷庙街转移,也就是现在的乌兰浩特。在转移过程中,由于当时局势紧张,他们白天被飞机侦查,晚上被马队追赶,但是文艺宣传队依然坚持演出。两队汇合后,根据乌兰夫同志的指示,两个团合并成一个团,重点是为内蒙自治政府成立做宣传工作。   年,那是个天地变更、日月轮回的年代。内蒙古文工团的热血青年们,他们在炮声中高歌,在弹雨中舞蹈。他们在血光狼烟中演绎着最美的时光,在时代的蜕变中演绎着最绝美的颂歌!   年,诞生在内蒙古大草原上的文艺轻骑兵——乌兰牧骑和多年前的内蒙古文工团如出一辙、何等相似。乌兰牧骑的演员一专多能,既是文艺演员又是政策解读员,既是文艺辅导员又是图书借阅员。他们不讲名利不讲排场,以天为幕布,以地为舞台,边走边演,足迹几乎踏遍了所有的农牧区,把综合文化服务送到农牧民的家门口,把党和政府对基层群众的关怀送到牧民心坎里。并被农牧民亲切称为“玛奈(我们的)乌兰牧骑”。   岁月流逝,情怀依旧。70多年来,乌兰牧骑秉承内蒙古文工团的红色文艺思想和时代精神、时代作用、时代性格,始终吃苦耐劳,坚持不懈地全心全意为基层农牧民服务。他们忠诚的实践着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永远做草原上的“红色文艺轻骑兵”。祝福你,草原上这棵参天大树;祝福你,我们的乌兰牧骑。

有这样一个人,从他在党旗下宣誓的那一刻起就把自己的一生交给了党和人民。有这样一个人,因为一个英雄的壮举,造福了而今已在内蒙古大草原根深叶茂、儿孙满堂的南方孤儿们。他是一名卓越的民族工作领导人。他,就是乌兰夫。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那段艰难的岁月也许已被人遗忘,可对于那些生长在内蒙古草原的三千孤儿来说却是那么的刻骨铭心。   食品的匮乏,疾病的折磨,死亡的威胁像乌云一样笼罩着全国。上海、江苏等地的孤儿院里,成百上千的孩子嗷嗷待哺,可上海已经没有存粮!消息传到北京,党和国家领导人万分焦急,周总理指示全国妇联主席康克清去找内蒙古自治区第一书记乌兰夫商量,说:他可是解决困难的能手!   一次会议上,康克清见到了乌兰夫,并向他询问,能不能调些奶粉救救急。乌兰夫说,送些奶粉不成问题,但恐怕是杯水车薪,撑不了多久。康克清又问乌兰夫,那怎么办?有什么好办法吗?他沉默了片刻,然后说道:我看最好的办法是把孩子们送到内蒙古草原,送给牧民抚养,牧民很喜欢孩子,不管谁家的孩子都喜欢。在征得周总理的同意后,乌兰夫立即安排专人着手孤儿安置工作,并下达了“接一个,活一个,壮一个”的指示,这短短的九个字却凝聚着党和国家以及内蒙古人民对孩子们的爱与责任。   年初,经过周密安排,第一批多个上海孤儿乘着火车奔向草原额吉的怀抱,奔向生的希望!从上海到内蒙古可谓是山高水远,漫长的路程和多变的气候对于这些大部分营养不良、身患疾病的孩子来说不亚于一次大迁徙。紧接着,源源不断地又有0多个孩子被送到内蒙古草原。这期间,内蒙古的奶粉厂给乌兰夫送去几大盒奶粉,三年困难时期,内蒙古牧业也遭受了特大灾害,不少乳品场都停产了,奶粉变成很稀缺的食物。乌兰夫的儿子乌克力看见奶粉,心里馋得慌,听到父亲要把这些奶粉转送到孤儿院,赶紧插了一句:“能不能给我们留下一点吃?”乌兰夫断然拒绝,说:“不行,一点也不能留!”   无大爱何以言割舍!这就是我们的共产党人,他用行动诠释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铮铮誓言!   五十多年过去了,当年“长不大的小马驹”已经变成“优秀的摔跤手”。他们在各行各业中发光发热,有的当了医生救死扶伤,有的走进校园教书育人,有的投身军营报效祖国,还有一些人一辈子没有离开草原,过着“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幸福生活。   乌兰夫与三千孤儿的故事就像草原上优美的蒙古长调,流传至今,更像一首激昂的战歌激励我前行。   习近平同志在作十九大报告时说,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信仰,是一种力量,共产党人有了崇高信仰才有了战无不胜的精神力量。作为新时期的青年,我要时刻牢记自己的使命与信仰,把传承红色基因、打造红色兴安作为自己毕生的事业,执着追求、砥砺前行!

提到英雄,大家心中都会想起邱少云、董存瑞、黄继光等为祖国解放而舍生取义的烈士,可是大家知道吗,就在我们内蒙古,就在我们兴安盟,也有一位为了民族解放而牺牲了自己宝贵生命的蒙古族战士陶高。   陶高出生在兴安盟的一个蒙古族家庭,从小家境贫苦,11岁就开始给人家放猪放牛,穿不上棉衣,吃不上饱饭,受尽压迫,所以他一直梦想着和平和自由。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我们穿越黑暗,正是为了寻找民族解放的出路。   年春天,陶高终于迎来了光明的曙光,中共东蒙党组织派出的群众工作团来到了他的家乡,宣传革命,陶高渐渐明白了民主政府和人民军队是为老百姓服务的,他看到了前途和希望。陶高参军后,在党的教育培养下,他抓紧一切时间学习政治,练习射击投弹,成为了一名优秀的战士。   黑山与大虎山地区,是沈阳通往锦州的一条狭长走廊,自古就是险要关口,而大虎山正是这条走廊的闸门。年10月13日黎明,大虎山战斗打响了。敌人在飞机大炮的支援掩护下,几次三番地向我方阵地发起疯狂反攻,企图以绝对优势兵力,一举突破大虎山咽喉地带,夺路西进。战场上硝烟弥漫,陶高和战友们全力奋战,只见身边的战友一个个倒下了,陶高身上、头上也多处受伤,但是他坚持轻伤不下火线,激战仍在继续。   傍晚,在兄弟部队的配合下,部队发起了进攻,我们的冲锋号响起来了,一个年轻挺拔的身影和他的战马,像箭一样冲了出去。这一刻容不得丝毫迟疑,他的青春,他的热血以及他的生命,全都和伟大的祖国,和民族的解放紧紧相连!突然,一阵猛烈密集的炮火在陶高的身边炸开了,陶高眼前一黑,慢慢从战马上摔了下去。   陶高身负重伤,医院抢救,当他苏醒过来,对医生说的第一句话是:“医生,赶快给我治好伤,我还要重返前线,消灭敌人,为同志们报仇雪恨。”   但是陶高的伤势太严重了,在生命垂危之际,医生来到床边,对他温和地说:“同志,现在有人回后方,你对家里有什么要捎带的话吗?”

他对医生严肃而郑重地说:“我活着靠党翻了身,我死后请党来审查我够不够共产党员的条件。我最后一个请求就是请组织上批准我加入共产党。”   陶高壮烈牺牲了,年仅22岁。   他用自己的生命,向党递交了一份最真诚的入党申请书;他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一种对党的崇高信仰和对人民的忠诚。   年11月4日,内蒙古共产党工委追认陶高同志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陶高在无数英雄名册中,只是其中的一个,千千万万像陶高一样的英雄战士,用自己的牺牲点亮了科尔沁草原的星空,是我们永远的精神榜样。英雄精神已经融入到这片大地里,融入到我们兴安人的血脉里,这正是我们传承的兴安精神,红色精神。   念英雄,保家卫国,浴血沙场,百炼成钢,烈烈正气扬;愿我辈,民族复兴,纵横驰骋,勇担重任,唱生命华章。作为新时代的兴安青年,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描绘魅力兴安美丽画卷,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担当!

年5月1日,在今天的乌兰浩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政权诞生了!我们能想象到,当时听到这个消息的内蒙古人民,该是有多么幸福和自豪啊!   然而,我们不能忘记,这胜利的果实,是无数革命英烈用鲜血所换来的。今天我想给大家讲述一个发生在我们兴安盟的真实故事,故事主人公的名字叫——蒋弼仁。   时光追溯到年的春天,那时科右前旗的巴拉格歹还是个小山村,这一天村里来了中共兴安省工委派来的群众工作团,副团长蒋弼仁是位操南方口音的年轻人,他穿着军装,扎着武装带,腰挎匣子枪,很威武,也很和蔼,老百姓们都愿意和他唠唠家常。时间长了,人们了解到他19岁就参加了革命,后来随新四军挺进东北,离开家乡后就再也没回去过。在西满革命根据地的创建时,他来到了王爷庙工作。当他了解到巴拉格歹一带的情况复杂,地理位置重要后,便主动要求率领工作团来到这里发动群众开展“清算反霸、减租减息”运动,在深入调研摸底的基础上,缴了警察署的枪,建立了努图克政府。在工作团的努力下,年9月1日,兴安地区第一个农村党支部——兴安镇党支部也成立了。沉寂的小山村开始沸腾了,人民群众当家做主迎来了解放的朝阳。   然而巴拉格歹的反革命势力却并不甘心失败,对蒋弼仁和他的工作团恨之入骨的反动分子,在年9月23日晚,勾结土匪,悄悄地包围了努图克政府的大院。趁着蒋弼仁和基干队员入睡后,负责内应的叛徒潜入蒋弼仁的房间,偷走了他的手枪。枕头一动蒋弼仁一下子惊醒,“谁?”他大喊一声就去摸枕头底下的手枪,发现手枪不在了,他立马坐起来,这时有一个黑影向他扑来,他敏捷的跳到桌子上,操起一把椅子朝那黑影猛砸下去。那黑影在躲闪的同时,“砰”的一枪,击中了蒋弼仁,这时在外面的土匪也冲进屋子里开枪扫射,蒋弼仁又连中了几枪,他忍着伤痛踹开窗户跳到院子里,而此时院子里已是枪声大作,这时又有两个叛徒蹿上来,按住了蒋弼仁。“可耻的叛徒,你们忘了,今天的好日子是谁给的?”蒋弼仁怒斥着叛徒,奋力的挣脱了他们,想到被围的基干队员,冲出院子后的蒋弼仁脑海里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得赶紧找人去解救他们,他朝着离他最近的姜家街跑去。第二天清晨,当人们发现昏迷的蒋弼仁时,看到他全身七处中弹,已经血肉模糊,奄奄一息。群众救起他,在他醒过来的片刻,却一直在说快先别管我,快让人去送信,派人解救基干队。当他得知已经有人去送信的时候,他才放心的闭上了眼睛,但他却再也没有醒过来。由于伤势过重,流血过多,在送往王爷庙抢救的途中,蒋弼仁不幸牺牲了。   当年他离开家,嘱托妻子时说到:“我走了,父母和孩子就交给你照顾了,在家等着我回来,”这句话成了永远的告别,家人们也未曾想到他会牺牲在那遥远的内蒙古,而他的妻子已经熬到白发苍苍,却还在痴痴地等着他归来。   故事讲到这,也使我想起了我的父亲他曾经是一位非常优秀的人民警察,同时也是一名共产党员,后来他因公牺牲了,他选择了用自已的生命,去践行入党时的誓言,传承了革命英烈的红色精神。在他的影响下,我也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我的女儿今年4岁了,等她长大些我会把这些红色的革命故事讲给她听,将来我还会再讲给我孩子的孩子听,我希望这些红色的故事能够在草原上代代流传,让活在当下的我们更加懂得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也让我们为建设更加美好的祖国更加美丽的兴安而贡献自己力量。

一起看视频

04:48

来源:兴安日报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36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