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8日,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初评启动,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市申报的杭州余杭跳头遗址入围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初评候选项目。
年,全国经过审批的考古发掘余项,经国家文物局审核,最终四川稻城皮洛遗址、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祭祀区等32项确定参评,除了余杭跳头遗址入选外,浙江省还有余姚施岙遗址、衢江西周高等级土墩墓葬群也位列其中。后续评选活动办公室将组织投票推荐产生20项进入终评。
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初评候选项目
(按年代早晚排序)
1、四川稻城皮洛遗址
2、甘肃张家川圪垯川遗址
3、山西运城夏县师村遗址
4、宁夏隆德周家嘴头遗址
5、山东滕州岗上遗址
6、河南南阳黄山遗址
7、湖南澧县鸡叫城遗址
8、浙江余姚施岙遗址
9、广东黄埔陂头岭遗址
10、广东增城金兰寺遗址
11、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祭祀区
12、河南安阳陶家营遗址
13、浙江余杭跳头遗址
14、陕西宝鸡周原遗址
15、浙江衢江西周高等级土墩墓群
16、山西垣曲北白鹅墓地
17、山东临淄齐故城小城西门外建筑基址群
18、江西樟树国字山战国墓葬
19、湖北云梦郑家湖墓地
20、贵州普安大坡遗址
21、山东青岛琅琊台遗址
22、陕西西安灞桥江村大墓
23、内蒙古苏尼特右旗吉呼郎图匈奴墓群
24、江苏南京西营村南朝佛寺遗址
25、甘肃武威唐代吐谷浑王族墓葬群
26、西藏拉萨当雄墓地
27、新疆尉犁克亚克库都克烽燧遗址
28、河北正定开元寺南遗址
29、陕西咸阳洪渎原墓葬群
30、黑龙江阿城金上京遗址
31、山东济南元代郭氏家族墓地
32、安徽凤阳明中都城遗址
跳头遗址
余杭跳头遗址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中泰街道,处于浙西山地丘陵区与浙北平原区的交界地带。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于年7月至年12月期间,对其进行了考古发掘,总发掘面积约平方米。首次在长江下游地区发现晚商时期功能布局比较清晰的铸铜作坊遗址。发掘过程中,考古人员共清理了不同时期的灰坑70座、灰沟5条、房址2座、陶片堆4处、红烧土堆积18处、作坊遗迹1处、护岸遗迹1处以及大量柱洞(组合)等。出土了陶鼎、甗、罐、钵、盆、豆、三足盘、圈足盘、觚、觯、鸭形壶、纺轮、器盖、支座,印纹硬陶罐、瓿、尊,原始瓷碗、豆,石锛、凿、斧、刀、镰、范、箭镞、纺轮,青铜斧、刀、箭镞、矛头,玉钺等各类遗物余件。
专家说,跳头遗址是长江下游地区一处重要的史前以及商周时期遗址,其堆积连续且演化特征明显,文化层年代从良渚文化时期延续至春秋时期,可分为七期遗存。其中,第三期遗存是区域内首次发现,从器形与装饰风格上看,兼具广富林文化和马桥文化的特征,过渡性质明显。跳头遗址第五期遗存是遗址遗存保存最为完好,聚落结构最为清晰的一个阶段,出土多件保存较为完整的石范,石范范腔可辨器形有镞、斧等,有一范一器,也有一范多器,以生产小型工具和兵器为主。跳头遗址为进一步探究商代冶铸流程包括原料的运输、生产活动的空间布局、铸铜活动的组织与管理等问题提供了重要材料。跳头遗址第五期遗存文化内涵丰富,具有典型性,在总体文化面貌上与“后马桥文化”接近,典型器物有细高喇叭形泥质灰陶豆、外撇椭圆足泥质灰陶三足盘等。结合东苕溪流域其他遗址,如小古城、毘山等聚落的近些年持续考古工作,为厘清马桥文化之后区域内的文化内涵以及考古学文化的定名提供了极为重要的新线索。
遗址发掘过程中,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还与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高校和科研机构进行有效合作,开展了一系列针对植物考古、同位素分析、沉积物分析、古气候变化与人地关系、环境DNA分析等科研工作。
▲遗址航拍图
▲跳头遗址出土-石范
▲跳头遗址出土-晚商时期青铜斧
跳头遗址堆积延续时间长,保存状况较好,通过深入的考古发掘与研究以及系统性测年,跳头遗址有望建立起区域内标尺性的年代序列,对于构建本地区史前和商周时期文化序列与谱系关系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针对跳头遗址是长江下游地区首次发现晚商时期比较清晰的铸铜作坊遗址这一要素,对探索商代中原与长江下游地区的互动关系,本地区青铜时代文明的演化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评选规则
评委范围
全国91家考古发掘资质单位拥有团体投票权。
中国考古学会第七届理事人拥有理事投票权。
投票规则
团体选票作为单位业务人员集体意见,每单位一票,选票须加盖资质单位公章;理事选票须签署投票人姓名。
每张选票选项不超过20项,否则视为无效票。
截止日期
选票回收截止日期为2月21日(以寄到评选活动办公室为准)。逾期视为弃权。
选票寄至中国文物报社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活动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