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网
在内蒙古自治区广大牧民群众的心目中,有个一直盛开着的“红色嫩芽”——乌兰牧骑。从年在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创建第一支队伍起,乌兰牧骑常演常新、广受欢迎,截至年底,全区已发展到75支队伍,遍布内蒙古大草原。
乌兰牧骑长期活跃在基层,与牧民群众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被亲切地唤作“玛奈呼和德(我们的孩子)”。从草原到舞台、从社区到剧院,可以说哪里有牧民,哪里就有他们的歌声和身影。
为什么乌兰牧骑能一直常演常新到现在?作为由政府领导的公益性事业单位,这个红色文化工作队为什么能发展壮大持续至今?
正在清理卫生死角的乌兰牧骑队员。鄂尔多斯市文化和旅游局供图
正在挨家探访的乌兰牧骑队员。鄂尔多斯市文化和旅游局供图
10月12日上午,鄂尔多斯市乌审旗一个创城包片区内,有两组乌兰牧骑队员正在做着志愿者服务,其中一组深入辖区内进行环境卫生大整治,清理卫生死角。另外一组队员挨家探访,将印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宣传手册送到每家每户的居民手中。
下午4点,刚忙完工作的两组队员还没来得及休息,就为社区群众在家门口表演了一场主题为“营造百姓温馨家园”的文艺演出。在这里,社区街道就是队员们的舞台,红色砖墙就是他们的背景幕布。
一代代乌兰牧骑队员长期在戈壁、草原上辗转跋涉,以天为幕布,以地为舞台,奉献自己的青春,为基层的农牧民带去精神文化,形成了独特的“乌兰牧骑精神”。
在社区为群众表演的乌兰牧骑队员。鄂尔多斯市文化和旅游局供图
在社区为群众表演的乌兰牧骑队员。鄂尔多斯市文化和旅游局供图
年11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给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队员回信时指出,乌兰牧骑的长盛不衰表明,人民需要艺术,艺术也需要人民。在新时代,希望你们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大力弘扬乌兰牧骑的优良传统,扎根生活沃土,服务牧民群众,推动文艺创新,努力创作更多接地气、传得开、留得下的优秀作品,永远做草原上的“红色文艺轻骑兵”。
与牧民群众“零距离”,乌兰牧骑足迹遍布大草原
年初秋的一天,晚风微凉。鄂尔多斯民族歌舞剧院门前灯光闪烁,平时广阔空旷的停车场,被来自四面八方的汽车占据得满满当当。这里,一场乌兰牧骑的表演——《鄂尔多斯乌音嘎》将在剧院内上演。
大幕升起,悠长的马头琴音动人心弦,悠扬的蒙古长调和激扬的民族舞蹈引人入胜。剧场内座无虚席,很多观众是以家庭为单位来观看表演的,无论男女老幼沉浸其中。和乌兰牧骑的每场演出一样,这场大舞台的演出,同样激起阵阵热情的掌声。
《鄂尔多斯乌音嘎》演出现场。人民网记者鲁婧摄
乌兰牧骑是典型的由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参与,以满足内蒙古自治区基层农牧民基本文化需求为主要目的而组建的公共文化队伍。
多年来,乌兰牧骑扎根基层,风雨无阻,足迹踏遍了全区农村牧区的山山水水,源源不断地把党和政府的关怀温暖,把健康丰富的精神食粮送到广大牧民群众心中。
多年来,乌兰牧骑队伍已由当初的1支发展到现在的75支,平均每年深入基层演出场以上,他们走遍全区各地,累计行程万多公里。当然,这个行程还在不停地积累迭加。
多年来,乌兰牧骑为农牧民和各族群众带去各类歌舞、器乐演出37万多场次,各民族观众数达2.6亿人次,创造了内蒙古文化发展史的奇迹。
多年来,乌兰牧骑紧跟时代步伐,面对新形势进一步拓展出“演出、宣传、辅导、服务、创作、创新”6项职能,充分发挥机动灵活、覆盖面广优势,突破场地、布景等限制,将舞台搭到偏远地区的农牧民群众身边、搭在田间地头和蒙古包旁,零距离地为群众提供喜闻乐见的多样化的文化服务。
如牧民所言:“乌兰牧骑丰富了我们的生活,哪里有草原、哪里有牧民,哪里就有乌兰牧骑。”
“接地气”是乌兰牧骑常演常新的关键所在
下基层为农牧民表演服务是乌兰牧骑的工作日常,长期贴近群众的工作方式,涵养了乌兰牧骑的艺术创作,使得乌兰牧骑的表演贴近群众、贴近生活,非常“接地气”。
今年7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赤峰市松山区兴安街道临潢家园社区考察调研时,看了街道乌兰牧骑载歌载舞的排练后指出,乌兰牧骑是内蒙古这个地方总结出来的经验,很接地气,老百姓喜闻乐见,传承了优秀传统文化。新时代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要通过文化市场发展满足群众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但乌兰牧骑这种直接为老百姓服务、为基层服务的文艺活动永远不会过时,要继续大力提倡、支持、扶持和推广。
如今,牧民群众在家通过一台电视、一部手机就可以看到喜欢的节目内容。即便如此,乌兰牧骑对农牧民生活的影响依然不可或缺。在内蒙古西乌珠穆沁旗温都来嘎查的大草原上,一对蒙古族祖孙在自家的蒙古包前接受人民网记者的采访。年逾古稀的爷爷元登说:“在我们这儿,乌兰牧骑是最受欢迎的。他们与我们距离最近,也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身为90后的孙子海木日图说:“现在电视、网络都可以看乌兰牧骑了,节日的时候,那是我们必看的节目。”
出生于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右旗的乌兰牧骑老队员莫·道尔吉,一直从事编舞、编导工作。他从上世纪70年代起,30年耕耘不辍,创作了一批饱含浓郁时代特色和民族风格的舞蹈作品。其中,《训骏马》《大雁归来》《生命随想》等作品,已成为多支乌兰牧骑的保留节目,并被移植到多种艺术体裁中。这些作品,既是乌兰牧骑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也是表现时代变迁的人文见证。
正值8月,鄂尔多斯乌兰牧骑队员、80后编导宝音阿木尔每天都在鄂尔多斯民族歌舞剧院的舞台上排练,他在积极准备一个国际蒙古舞的艺术展演,准备带去《布娃娃》《小小羊妈妈》等原创舞蹈。
“我喜欢跳舞。”宝音阿木尔说,“我想把我们蒙古族的生活搬到舞台上来。”他创作的《小小羊妈妈》就是取材于妈妈平时挤羊奶的生活。“有一次我回家,我妈在挤羊奶,挤完羊奶后又走到羊羔群里,她一蹲下,那些羊羔就像她的孩子一样,在她身边跳来跳去跟她玩,还有的舔她的手指头,我觉得这些东西拿到舞台上肯定好看,再做一下艺术加工,让更多人看到牧民这种很接地气的生活,我觉得这特别美。”小队员宝音的梦想实现了,他编创的羊舞蹈在国际舞台上一展英姿,得到了高度评价。
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席、舞蹈理论家和评论家冯双白评价乌兰牧骑是“全国文艺工作者仰慕的旗帜”,他说,乌兰牧骑的艺术实践告诉我们,只有“接地气”,才能有艺术的根基;只有尊重人民大众,才能摆正自己的位置;只有摆正了位置,才有走向生活深厚土壤的动力。有了上述前提,才能创作出在人民大众中“传得开、叫得响、留得下”的好作品。
坚守初心,讴歌新时代的乌兰牧骑
9月25日,对于苏尼特右旗来说是一个激动的时刻,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在中央宣传部等组织开展的“最美奋斗者”学习宣传活动中,荣获了“最美奋斗者”荣誉称号。作为全国第一支乌兰牧骑——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始终坚持不懈的全心全意为农牧民服务。紧紧追随时代的发展,努力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经济文化环境,始终不渝地沿着国家指引的方向开拓前进,在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实践中,充分发挥红色文艺轻骑兵作用。
乌兰牧骑的表演节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除了赞美生活和大自然的题材之外,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是他们时刻坚守的初心使命。早在成立初期,《牧民歌唱共产党》等歌曲就广为传唱。党的十八大以来,乌兰牧骑以“中国梦”为主题的文艺创作,大量编创演出。呼伦贝尔市的鄂温克族自治旗、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鄂伦春自治旗,是“三少民族”聚居的地方,这里的乌兰牧骑自组建以来,始终保持现实生活与民族民间原生态艺术相结合的创作风格,编创《昆米勒》《赞贝阔》等一批具有浓郁民族地区特色和时代气息的艺术作品,受到了当地群众的欢迎,业界同仁也给予很高的评价。一批反映民族团结的优秀作品《忠勇察哈尔》《额尔古纳之恋》等,为丰富边境地区各族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和祖国边疆稳定、文化安全作出了贡献,为诠释中国梦呈现了艺术典型,让中国梦在边疆开花结果注入了动力。
近年来,《新农村新气象》《不忘初心》等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秀作品,乌兰牧骑好来宝《牧民歌唱十九大》、乌兰牧骑合唱《北京来喜讯》等作品迎时应势,都是他们的主打节目。
依托内蒙古自治区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民族文化资源和革命文化资源,乌兰牧骑创作推出了一批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有鲜明时代特征、彰显草原特色的优秀作品。年获得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金奖的《草原上的乌兰牧骑》、年获得全国舞台艺术精品十大重点扶持剧目的《我的乌兰牧骑》以及年获得中国舞蹈“荷花奖”金奖的《黑缎子坎肩》等。内蒙古艺术学院乌兰牧骑舞蹈班创演民族舞剧《草原英雄小姐妹》荣获第十六届中国政府文华大奖。年获得自治区“五个一工程”奖的电影《周恩来与乌兰牧骑》、纪录片《乌兰牧骑》、广播剧《乌兰牧骑之恋》、歌曲《我的勒勒车》、舞蹈《父亲的靴子》等都是由乌兰牧骑创作推出的重点作品。
制度化的乌兰牧骑是全国公共文化服务的一面旗帜
“一个观众一台戏是经常有的事。”乌兰牧骑老队员艾日布回忆曾经到基层演出的情形,有一年大年三十的晚上,队员们在野外演出,当时还刮着白毛风,拉高音四胡的琴手手指头冻僵了,没办法拉琴,笛子也吹不了,只能靠手风琴,一个指头一个指头地演奏,才坚持把表演进行下去。然而,牧民们却看得很认真,不时给予热情的掌声和叫好声。
是什么力量支撑着他们?苏尼特右旗首批队员、83岁的依兰老人告诉记者:是牧民们热切期盼、无限深情的目光,是为牧民服务、为传播红色文化的初心。她说,那时候,我们有一个响当当的口号,就是不漏掉一个蒙古包,不漏掉一位牧民,不漏掉一名边防战士,三个“不漏掉”,成了他们的工作目标。
“弘扬乌兰牧骑精神,到人民中间去。”在新时期,为了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和公共文化建设”要求,继承发扬乌兰牧骑作为基层文化队的优秀传统,年,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牵头联合政法委、科技厅、民委、司法厅、农牧业厅、商务厅、文化厅、卫计委、新闻出版广电局、扶贫办等11个厅局,组织开展基层综合服务活动。活动以“乌兰牧骑+”的方式,组建了自治区、盟市、旗县三级多支“草原综合服务轻骑兵”,整合了服务基层的各领域资源,有效创新了服务基层的理念、手段和方法。活动率先在全国整合服务基层的多项资源,把党的温暖送到基层嘎查村、城镇社区、边防哨所等,广受群众赞誉。这是乌兰牧骑在新形势下的新发展,是乌兰牧骑在信息时代中进行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新举措。
“乌兰牧骑是公共文化服务的优秀示范。”中央财经大学文化经济研究院院长魏鹏举认为,“作为流动的文化工作队,乌兰牧骑软件、硬件条件有限,但他们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不仅得到了服务对象——广大农牧民的高度欢迎和认可;也得到了包括习近平总书记在内的各方赞赏。”由此可见,公共文化服务不只是设施,更多的还应是一份心意、一份诚心、一份温暖。
11月1日,《内蒙古自治区乌兰牧骑条例》正式颁布实施,该条例就乌兰牧骑的性质、服务方向、人员进出机制,以及建设、发展、保护和管理等方面进行了详尽规定,标志着乌兰牧骑事业跨入依法建设发展的新时代,将对促进乌兰牧骑事业全面持续健康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条例的实施为乌兰牧骑的发展保驾护航,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更“接地气”,更有效地满足群众的需求。同时,建立相应的机制和相关保障制度,从“软件”到“硬件”,从服务群众的初心到规范的制度保障,制度化的乌兰牧骑为全国公共文化服务树立起一面示范的旗帜。(黄维鲁婧白建平)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11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