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插队的时候,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这很好理解,大部分知青并非出生在农村,不知道广阔的自然界隐藏着大量危险。
知青下乡,天南海北到处都有,往南边去,会遇到一些有毒的生物,比如云南的七里蜂,这是一种胡蜂,毒性很强,有人说七里蜂蛰一下能放倒一头牛,而七里蜂的七里,顾名思义,只要惹了它们,至少追你七里地。
七里蜂对知青来说不算难对付,毕竟你只要不去捅蜂窝,它们也不会群起而攻之,而一些插队到北方大草原的知青,运气就没有那么好了,因为有一种东西,你不招惹它们,它们还是对你虎视眈眈,这种东西就是草原狼。
老张插队的地方,在锡林郭勒草原的苏尼特右旗,那个村子四面环绕着丘陵,正是“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地方,然后,就在丘陵之后,埋伏着大大小小的狼群。
据他回忆,草原狼很狡猾,它们知道人类饲养家畜,抓住机会就要进村“捕猎”。
村民为了防止野狼祸害家畜,就在自家的猪圈墙上用石灰水画个圆圈,他们认为这样的做法可以震慑狼群,而且圆圈越大,作用越大,但实际上,不管圆圈画多大,还是有很多猪圈被狼掏了。
掏猪窝的狼分两种,一种使“蛮劲”,一种使“巧劲”。
用“蛮劲”的狼,跳进猪窝后,咬住猪的喉咙,然后想办法跳出猪窝,因为猪体重大,这个过程狼很耗力气,容易被人发现,所以成功率不高。
另有一种狼善于用“巧劲”,它们平常观察人类放牧,学会了驱赶家畜的手段。这些狼先把猪圈打开,然后用嘴叼住猪的耳朵,再用自己的大尾巴抽猪的屁股。
猪被人类驱赶惯了,被狼用尾巴一打也就顺从地向外走。
后来,狼不仅赶猪,还学会了赶羊。有个村报告说,几只狼把生产队的羊圈打开,合伙把村里的几百只羊赶到了山里,后来牧民追了一夜,只找到一半。
放牧上百只羊,牧民都不敢说万无一失,但野狼能做到,可见它们的狡猾。
70年代时,不光是内蒙古地区,整个北方都面临“狼患”,从东北一直到甘肃,野狼群神出鬼没,对人畜危害极大,于是各地组织了各种各样的“打狼”运动。
以现在人的眼光看,狼是整个动物生态的重要一环,如果狼没了,兔子、羊、牛就会肆无忌惮地繁殖,草场就会慢慢减少,最后,不仅兔子、羊、牛没了,草原也会成为沙漠,所以,狼其实担负着平衡自然的功能。
然而,在那个年代,狼群声势浩大,不仅威胁着野生动物、家禽、家畜,对人类也有直接威胁,各地民兵都报告过野狼叼走小孩的现象。
当时由于生产能力不行,人们整日忍饥挨饿,好不容易养大的牲口被狼给叼走了,可以想象出心中的愤怒,如果村里的孩子被害了,这种愤怒会上升为仇恨,“打狼”也就成了义务。
年后因为《狼图腾》出版而涌起的崇拜“狼性”的热潮,在老张看来十分不可思议,因为他插队的村子,没有人喜欢狼。
70年代时,狼这个词就像咒语,只要说出口,有些人立刻大腿发抖,感觉周围肯定埋伏着野狼。传说野狼偷袭人的时候,先用前肢搭在人的肩上,等到人一扭头,它们就咬住喉咙,所有动物,只要喉咙受伤,喘不上气,立马就没了力气,只能任凭野狼处置。
掏了猪圈和羊圈的狼,如果跑远了,人们没精力去追究,但对于伤了人害了命的狼,人们一定“千里追杀”,有关部门也会发出通缉令。
对狼的通缉跟抓犯人一样,会描述“犯狼”的特征,比如说尾巴没有尖、脸上有抓痕、毛色发白等等。
牧民们追捕被通缉的狼,一是为了报仇,二是可以获得悬赏,所以,大家都很乐意打狼。
知青们骑马都不熟练,所以没法跟上疾驰的打狼队,只能慢慢跟在后面,从远处观看打狼的细节。
草原上的牧民,不仅精壮的汉子马术娴熟,连妇女骑马都很霸气,他们一拽缰绳,双脚一夹马腹,家里平日里看似慢悠悠的马,立刻爆发出惊人的速度,急速向前冲刺。
野兔感受到地面上马匹奔跑的力量,以为是抓它们,吓得从洞中窜出,到处乱跑。
有经验的牧民一眼就能看出狼的踪迹,根据各种线索划定一个方圆几十里的范围,狼一般都会在其中躲藏。
这个时候,打狼队的所有人分散成一个圆圈,间隔一里,从外围向中心挤压,等到包围圈缩小到差不多两里地,狼群基本上就躲无可躲,成了打狼队的囊中之物。
发现野狼后,年轻的牧民先冲上去,对准狼群伸出套马杆,被套住的狼脖子被勒住,很快就会断气。
经过几番猎杀,狼群开始毛躁,失去了组织,牧民们就拿出棍子,在狼群中驰骋,几个人连续击打同一只狼,很快就能将其解决。
狼群越来越小,反抗意识越来越薄弱,有些胆大的牧民就会下马,走到落单的野狼身边,他们要施展一种凶险异常的打狼法。
一直被人类围猎的狼也有火气,看到有人下了马,也壮起胆子想要反击,牧民抓住狼急于反击的心理,故意把袍子甩出去,引诱狼去咬。
狼只要咬袍子就上当了,牧民立刻一拳打在狼的鼻梁上,轻者吃痛逃跑,重者当场毙命。
用不了多久,一群平日里嚣张跋扈的狼就被解决了。说到底,狼只是动物,它们有狡黠的一面,但毕竟智力有限,在人类集体的智慧和力量之下,很少有反抗的机会。
狼群为患,这是一个时代现象,到了今天,狼太多的问题一去不复返,正如知青们再也不会下乡,真是令人唏嘘。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28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