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不同区域在文化传统和文化需求方面有着很大差异。”在全国政协“加强农村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专题协商会上,全国政协委员、天津市河东区副区长丁梅用“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来形容不同地区的文化差异。
△委员们举手争取发言机会。本报记者齐波摄
如何正视差异并保持因地制宜?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相关专题调研组,在内蒙古自治区发现了乌兰牧骑这样一支草原上的“红色文艺轻骑兵”。
23日,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演员哈斯塔娜委员,来到了专题协商会现场。
其实委员们对乌兰牧骑多少都有所耳闻,毕竟这是全国文艺战线的一面旗帜。20世纪50年代,内蒙古牧区地广人稀、交通不便、通信落后,农牧民精神生活比较匮乏。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局决定组建一支装备轻便、人员精干、便于流动的小型综合文化工作服务队,深入牧区开展文艺宣传工作,以丰富农牧民的文化生活,这支队伍取名为“乌兰牧骑”,意思为“红色的嫩芽”。
“作为全国文艺战线的一面旗帜,一代代乌兰牧骑的队员迎风雪、冒寒暑,长期在戈壁草原上辗转跋涉,以天为幕布、以地为舞台,为广大的农牧民送去了欢乐,传递了党的声音和关怀。”哈斯塔娜回忆道,年在庆祝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乌兰牧骑诞生60周年之际,乌兰牧骑的队员写信向习近平总书记汇报,并很快得到总书记的回信。“总书记勉励我们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大力弘扬乌兰牧骑的优良传统,扎根生活沃土,服务农牧民群众,推动文艺创新,努力创作更多接地气、传得开、留得下的优秀作品,永远做草原上的红色文艺轻骑兵。”
如今一年多过去了,哈斯塔娜向委员们介绍说,今天乌兰牧骑已经发展到75支队伍,多名队员,每年演出超过场,成为草原上的一支促进文化繁荣发展、民族团结进步,边疆安宁稳定的红色文艺轻骑兵。
其实乌兰牧骑还有一个特点,用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王儒林的话说,乌兰牧骑近年来开始从文化,逐渐向多元服务转变,以“乌兰牧骑+”的方式为基层提供创新性综合文化服务。
也就是说,在内蒙古自治区的广袤土地上,“乌兰牧骑+”综合服务小分队,在黄河之滨、草原戈壁,在城市社区、乡镇广场,在田间地头、农家小院、牧人家中,在孤寡老人居住的敬老院……开展着丰富多彩的综合性惠民服务,打通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目前自治区共有11个点联合乌兰牧骑,以‘乌兰牧骑+’的方式向基层提供创新性综合服务,各盟市也有了余支草原综合服务轻骑兵,奔向基层为群众提供服务。”哈斯塔娜表示,通过灵活多样的文艺演出、文化辅导、政策宣讲、医疗服务、科技服务等综合性惠民服务活动,“文艺轻骑兵”更多成为一种“载体”,承载着农牧民对包括文化在内的更多服务的期待,也承载着地方政府对农牧民综合文化服务的落地。
记者:包松娅
编辑:刘聪
审核:周佳佳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3041.html